我院被命名为第六批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来源: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4-02-29

        2024年2月28日,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我院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正式授予“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称号。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为创建和谐平安医院、加快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 “五措并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院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田巨龙、院长陈建勋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由各党支部书记、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党委办公室,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殷艺丹兼任。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体责任,同时以党支部为创建工作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二、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十进实施方案〉〈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工作方案〉〈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迎检点位打造工作方案〉的通知》(攀民创办〔2023〕1号)以及《中共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医院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中共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委员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医院”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责任。

       三、营造创建氛围。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民族进步示范市目标,从内宣外宣协同发力,构建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格局,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干部职工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支持参与创建工作。二是利用医院LED屏、广告牌等,刊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等形式持续开展创建宣传。三是通过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创建工作、播放公益广告和应知应会内容。四是向市民创办报送医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好形象。五是打造“融和”广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位,在我院融和广场位置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宣传展板,展出我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

      四、落实惠民政策。一是万事我帮您,开展综合服务。设置万事我帮您服务平台,在醒目位置设置彝语、藏语标识,针对患者和家属在就医期间遇到的一切合理诉求或问题,由专人负责接待处理、安排解决,特别是为引导语言、文字交流不便的少数民族患者,提供志愿就诊服务工作。信息优势助力民族地区远程医疗。医院作为互联网医院,为木里县中藏医院等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机构开通了远程会诊平台,提供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医疗服务。支部党旗扬,义诊送健康。各党支部结合所辖科室学科特色,利用主题党日、健康日、对口支援帮扶等契机,到川西南、滇西北等民族地区开展义诊、健康知识普及服务。通过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我院患者、职工综合满意度逐年上升,各族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和认可,进一步推动了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五、加强队伍建设我院在倾力打造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安全稳定的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科人才体系,着力打造科室“双核”人才队伍的同时,不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促进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材队伍在专业技术能力上得到快速提高,为少数民族优秀同志提供上升渠道和发展平台。一是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对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表现优异的少数民族医护人员,重点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能力的培养,通过派外进修、专家“传帮带”、继续医学教育、学术讲座等方式,加快他们在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上的提高二是注重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的结合。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和承担院级、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等,在全院营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全院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在个人业务能力上成长很快,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院职工的认可。现我院在职员工共1410人,其中少数民族99人,占比7%;在职党员共人352,其中少数民族24人,占比6.8%;硕博人数共141人,其中少数民族9人,占比6.3%;中层干部工114人,其中少数民族5人,占比4.3%;规培、实习生共560人,其中少数民族40人,占比7.1%。

六、坚持对口帮扶。院党委高度重视医疗对口帮扶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以完善制度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聚焦地区需求、学科技术、医教协同、中医特色等方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助力民族地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一是聚力地区需求。为切实帮助木里县中藏医院和会理市中医院发展瓶颈问题,我院持续为“急诊科援建项目”、“慢病管理和健康体检中心援建项目”提供专业支持,选派专家团队,对项目推进进行评估和指导。二是聚焦中医特色。结合我院中医特色和优势学科,帮助木里县中藏医院建立康复科、小儿推拿科、疼痛门诊、皮肤科等7个中医特色科室、门诊。三是聚势紧缺技术。针对受援地区超声技术、危急重症诊疗技术等基层急需又紧缺的技术,我院组建医院专家团队前往受援医院驻点指导,为受援医院技术开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聚能传道受业。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充分发挥教学优势,选派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政治过硬的临床业务技术骨干深入受援医院,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